6月3日至5日,SNEC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展会期间,赛拉弗公司总裁李纲接受了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 EnergyTrend等媒体采访,分享了其对于光伏产业涨价、技术路线、尺寸等方面的观点以及赛拉弗的发展规划。
1. 硅料厂遭灾及采购恐慌造成涨价 预计Q4有所缓解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并不平静,正值企业追求平价上网时代之际,产业链却迎来了上游硅料等大宗原材料价格集体上涨,给中下游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对于涨价问题,李纲表示,除了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外,美元汇率波动以及国际航运费上涨等也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尤其国际航运费涨幅惊人,在过去一年里已涨了5~10倍。综合看来,这一波涨价的原因包括如国际政治经济形式以及疫情影响等。
而单看硅料方面,“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并不认为是因为硅料特别短缺造成价格大幅上涨。”李纲指出,今年上半年国内安装量预计与去年差不多,海外市场虽然在疫情之后有所回升,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飙升。因此,他认为这一波硅料涨价一方面可能与硅料厂商最近连连遭灾有关,如地震等,另一方面可能是下游市场端采购恐慌造成价格哄抬。
他表示这样的涨价局面,对整个光伏行业、甚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线的实施都是不利的。但据其预计,随着下游恐慌过去,以及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初部分硅料大厂的新增产能逐渐释放,硅料涨价情况会在第四季度有所缓解。李纲认为,从长远来看,硅料涨价只是暂时的,光伏价格下降的趋势不变。
据了解,赛拉弗通过与上下游厂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来应对涨价局面,并进一步通过技术降低组件成本。今年,赛拉弗提出了“58421”口号,即人均单产提升至5.8MW,单瓦制造成本降至0.04元,单个组件BOM成本节约2元,非BOM成本节约1元。
2. 硅片尺寸成长接近上限 设备投资至少兼容230尺寸
在这次SNEC展会上,赛拉弗展示了其S3系列、S4系列、S5系列等多个系列产品,涵盖166尺寸、182尺寸、210尺寸等不同尺寸。而对于硅片尺寸未来发展趋势,李纲也在访谈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如今,光伏硅片发展至210尺寸,李纲预计,未来硅片尺寸或许还会来到230尺寸,但这已接近上限。他认为,硅片尺寸是否进一步变大,需要综合运输成本以及海外运输集装箱尺寸等各方面因素,而且硅片尺寸变大对于整个制程的损耗也变多,这也是需要行业考量的问题。而综合看来,李纲预测恐怕不太可能再进一步变大至300尺寸以上。
不过,即便尺寸进一步变大,赛拉弗也已有所应对之策。李纲表示,现在组件项目投资动辄亿元级别,在经历过去几年因尺寸更迭引起的两轮大规模设备淘汰之痛后,赛拉弗在做新近投资时已考虑到尺寸兼容问题,设备端的投资至少要兼容230尺寸,即多个尺寸可共线生产。
过去数年,光伏硅片尺寸从156、158、166到182、210一路成长,“硅片尺寸越长越大,但是光伏电池效率倒没有长多少,这是不健康的。”李纲表示,事实上在追求硅片尺寸变大之前,光伏电池效率可每年提升4%~6%,如今硅片尺寸越来越大,电池效率却未显著提升。
因此,李纲认为,随着硅片尺寸接近上限,行业可能需要倒过头来更加关注电池片技术本身、甚至是硅基以外的材料。
3. TOPCon、HJT、钙钛矿 密切关注、审慎站队
而对于技术路线方向,李纲则主张要“慢一点,再慢一点”。在他看来,技术路线投资要看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一旦没投准、站错队,那对于企业来说有可能是灾难性。
李纲表示,在如今的后PERC时代,硅片尺寸之争基本结束,大家将会回过头来关注技术,TOPCon和HJT都是未来的方向。整体看来,TOPCon短期内比较容易实现,因为目前PERC产线可经过简单改造直接转向TOPCon,这是TOPCon的优势之处;而HJT的优势亦显而易见,首先是效率较高,理论效率可达27%~28%,此外工艺也非常简单,但是目前成本偏高。
“TOPCon和HJT我们都在密切关注,但现今仍在观望中,尚未下定决心朝哪个方向走。”李纲说道。
此外,赛拉弗还持续关注新技术可能对行业带来的颠覆,包括如硅基以外的材料。李纲在访谈中特别提到了钙钛矿,根据相关资料,在过去五六年时间里,钙钛矿的效率从2%提升至20%,稳定性经过了13000小时验证。李纲认为,如果钙钛矿可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实际上它的成本会更低,因此他认为钙钛矿也是值得行业关注的发展方向。
在他看来,光伏组件不一定非要追求功率的提升,并不是功率越高越好,因为光伏行业的最终产品是电,应该追求整体度电成本降低,晶硅材料并非唯一的选择,采用晶硅还是钙钛矿最终要看单度电的价格。
不过他也指出,目前来说,晶硅依然是最经济、最实惠的解决方案,并且是经过大规模应用实践验证的。“短期内晶硅一定还是主流,但市场真正淘汰你的时候是不会打电话告诉你的。”
4. “十四五”产能扩张5倍以上 制造基地遍地开花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出炉,赛拉弗也给自己制定了新的五年计划。
据李纲披露,赛拉弗计划在国家“十四五”期间将产能扩大至5倍以上,即30GW-35GW。今年,赛拉弗已经在安徽颍上大规模发展,颍上项目整体产能规划8GW~10GW,一期预计将于7月份开始进行设备安装,一期产能为2GW。
此外,李纲还表示,“3060”计划是全国性计划,未来光伏安装将遍地开花,为了降低运输成本,赛拉弗将在全国主要物流中心建设3~4个大型制造基地,同时在基地的500公里辐射半径内形成5~6个卫星产业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就近制造、就近生产、就近发货的布局。
国内产能大幅扩张的同时,赛拉弗也将在海外市场进行部分制造产能布局,一方面可规避“双反”,另一方面为应对部分国家或地区对本地制造提出的明确要求。不过,李纲表示,海外制造产能布局不会特别大,主要的产能扩张在国内。
李纲指出,国内光伏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分布式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未来赛拉弗将更加注重国内市场发展,未来两三年将进一步壮大国内销售团队,将在海外积累的丰富经验与国内发展现状相融合,在国内布局分布式能源分销网络,拓展产品分销渠道。
据了解,赛拉弗自2011年成立以来在海外市场深耕多年,2017年进军国内市场,目前国内销售量占比30%以上。
5. 专心深耕组件领域 迎接光伏产业黄金十年
赛拉弗日益发展壮大,业界关注其业务领域是否会选择向氢能或者组件上下游延伸发展。
对此,李纲表示暂时没有相关布局。“我觉得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赛拉弗还是会专心深耕组件领域。”他认为,垂直一体化是把双刃剑,光伏产业各环节之间的发展势头往往此消彼长,专心把某一件事情做好可能会更高效。
展望未来,李纲看好光伏组件领域以及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我认为光伏组件市场从今年开始迎来了新的春天,随着国家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未来十年将是光伏产业的黄金十年。”李纲如此说道。
李纲还作出预测,一旦光伏价格降到一定程度,使得老百姓愿意自发安装,这将引爆一次几何级的市场增长,时间点可能落在未来两到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