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文件一出,给了翘首以待的光伏业界一个大大的惊喜。通知明确规定今年7月1日以后核准批建的光伏项目,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1.15元和1元。发改委的这一动作被业界视为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壮举。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政策保障措施不断完善,以及光伏产业领先企业的积极行动,统一的标杆电价必将加快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
配套政策很关键
在实施上网电价过程中,政策配套非常重要。其中,解决投入资金和利息是核心问题。建设光伏项目投入大,银行利息所占比例也很大。
以在沿海地区建设1兆瓦薄膜电池光伏电站为例,若投入1100万元,其中20%为资本金、另需向银行贷款880万,而这880万贷款利息,是能否实现1元上网电价的关键。沿海地区每兆瓦光伏电站年发电量100万度,发电收入为100万元,贷款按6.5%年息计算,即要支出57.2万。如利率上浮到8%,则每年需支付利息70.4万元,再加上土地占用费、电站维护费、线路维护费等约10万元,支出则达到67-80万元,而收入只有20-30万元,据此测算,回收期将在25年以上。
另外,国家对光伏发电的银行利息要有专门政策,希望对光伏贷款能实行与建设火力发电厂、高速公路、铁路等基本建设项目同等的优惠贷款利息;另一方面,建设光伏发电工程投入较大,希望政策明确具体由哪些国有银行支持。
根据欧洲太阳能贷款模式,项目公司在取得建设批文后,银行给予30%的启动贷款,在建成上网发电后再给予50%(合计80%)的专项贷款,业主以上网电费还本付息。
同时各地电网公司,尤其是基层电力公司,对建设光伏项目的认识,要统一到发展新能源、缓解用电紧张这一大局上来,不仅要在上网审批手续上更加简便、快捷,在电网接入线路等费用上也要综合考虑,以减少光伏项目的总投资。
另外,希望地方政府对建设地面电站的滩涂、丘陵、荒地、闲置用地等项目使用土地的租金能给予最大优惠,对建设自发自用的屋顶项目,发挥有效的宏观调控作用;各类设计、评估、监理、检测等中介部门更要给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减少收费。
企业理性前行
仔细算一笔帐,在西北地区建设非晶硅薄膜组件光伏电站,每瓦投入可控制在13元,使用晶硅组件约需15-15.5元。原因是西北地区电网接入费用、运输费用、施工费用等高于沿海地区。按每兆瓦薄膜电站25年可发电3450万度计算,回收期在12年左右;而在沿海地区建设同样规模的地面电站,非晶薄膜电站建设成本约需11-12元/瓦,按照25年可发电2400万度计算,回收期18年左右,如地方政府有0.20元/度补贴,则回收期可缩短至14年。
由于光伏组件种类不同,企业成本控制不同,因而销售价也不同。在系统集成方面更是各显其能,成本相差很大。
来源:慧聪太阳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