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投资协会主办,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承办的“领跑者计划之水面光伏电站建设交流会暨水面光伏全产业链合作高峰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
作为“新型市场”的水面光伏项目早在2015年开始陆续引爆国内市场,特别是在2016年光伏领跑者计划中的山东济宁和安徽两淮的水面光伏项目已经达到1.4GW。前不久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中规划,2017-2020每年安排8GW光伏领跑者指标,以中东部地区为主,类型主要包括了山丘、地面及水面等,这预示着水面光伏或将是下一个市场爆发点。
纵观目前国内水面光伏,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桩柱式基础电站,另外一种是漂浮式电站。此次会议各水面光伏专家和企业纷纷阐述了对国内外水面光伏市场的见解和专业解决方案,并共同探讨水面光伏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对策建议。
作为专注于光伏骨骼系统的支架企业,中信博新能源拥有丰富的渔光、水光等资源复用光伏项目经验,桩柱式水面光伏一直是重要市场之一。以安徽天长项目为例,如果采用固定支架,1MW容量需要采用460个桩基基础,然而中信博新能源推出的新产品——大跨距平单轴跟踪系统,1MW容量只需采用176个桩基基础,节约了逾60%的基础数量,从而大幅降低了桩基成本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指出,在大型西部电站(青海格尔木项目地)使用跟踪系统至少降低了0.15元/千瓦时的度电成本。在平价上网逐年逼近的现状下,选择跟踪系统无疑是应对市场竞争,降低度电成本的最佳的选择方案之一。
王斯成表示,虽然跟踪系统近两年在海外诸如美国、印度市场占有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美国跟踪系统市场占比已经达到70%以上,然而国内光伏市场受制于之前的630抢装潮,“疏忽”了跟踪系统的重要性。相信在降低度电成本的吸引之下,未来国内跟踪系统一定会拥有大好前景!
度电成本降低0.15元/度 王斯成谈智能跟踪支架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7 年 08 月 17 日 10:17 | 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