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黑色的2012年恍若昨日,无锡尚德等光伏巨头倒下的身影似乎还未消退,如今,中美贸易战火再临。光伏产业作为这场贸易战的第一战场,早已于年初便燃起了战火——2018年1月22日,特朗普签署相关法案,批准对进口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4年),首年税率为30%,随后年降5%,至2021年税率将为15%。
2012年左右,中国光伏产业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在设备制造方面,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关键设备大多来自国外供应商,仅此项成本便占据企业总成本的80%;在晶硅提炼方面,国内晶硅板制造企业普遍缺乏最核心的晶硅提炼技术,硅锭主要依赖美国进口,国内企业仅扮演来料加工的角色,附加值极低;在市场开发方面,中国光伏企业严重依赖出口,2011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供给比例高达48%,而国内对太阳能电池需求占比仅为0.4%。
2011年10月,美国Solar World等7家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并向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10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同年,美国政府对华光伏“双反”立案调查。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做出终裁——中国企业反倾销税率为18.32%-249.96%,反补贴税率为14.78%-15.97%,这意味着美国光伏市场的大门将对中国企业彻底关闭。
重击之下,中国光伏产业应声跌入寒冬,众多业内巨头损失惨重,光伏产业的老牌劲旅——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更是因资金流断裂宣布破产重组。
阵痛之中,国内政策制定者及产业界不乏反思之声,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发展内需、开拓新兴市场成为了中国光伏产业寻求突破的共识。
2013年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涵盖了产品制造、市场应用、财税、价格、补贴、土地管理等光伏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光伏产业借力而上,危中寻机。
一是大幅降低成本。借力一系列政策出台、晶硅产能扩张以及技术红利释放,光伏产业发展凸显规模效应,产业成本大幅降低。从光伏产业链来看,与2011年相比,上游多晶硅、单多晶硅片,中游单多晶电池片、电池组件,下游光伏电站系统成本的下降幅度在80%以上。其中,上游多晶硅价格由2011年的700元/千克大幅下降至2017年的140元/千克,单多晶电池片出厂价格由6元/瓦下降至2017年的1.6元/瓦。成本下降是驱动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是着力发展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替代阴晴不定的欧美传统市场,是政府和光伏产业从业者们的共识。2013年,国务院出台“国发(2013)24号文”等多个政策文件,重新制定了上网电价、补贴资金、并网管理等多个层面的优惠措施,鼓励发展光伏电站,推动国内市场发展。
在政策指引下,国内光伏装机总量逐年攀升,2017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已经达到130.25GW,新增装机量达到53.06GW,占全球新增装机量的54%左右,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此外,随着光伏扶贫、领跑者计划的提出,我国光伏市场的需求将继续扩大。户用光伏作为光伏行业成本下降、平价上网属性不断兑现的结果,将成为未来我国光伏市场另一大主要需求。毫无疑问,将内需市场做强做大,是抵御国际市场波动的重要途径。
三是开拓新兴市场。自2012年起,我国光伏产业出口额稳定在130亿-160亿美元,总量波动较小。但随着印度、南非等新兴国家经济的崛起,大量能源需求被催生,尤其对于光伏等新能源的重视无疑对我国光伏产业出口国家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出口占比大幅下降,印度等新兴国家成为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出口地区。
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将通过与新兴国家市场的深度结合实现商贸生态虹吸效应,真正实现多元化出口结构,进一步降低国际市场波动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影响。
原文来源:能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