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工信部发布最新消息: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组织全国汽标委编制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明确了五大重点研究领域,其中包括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加氢系统等领域。
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2018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1619辆,而2030年目标为200万辆,仅为远期目标的近万分之一,因此未来十年,燃料电池汽车将具备万倍的市场空间。根据日本富士经济预测,2025年全球燃料电池系统市场规模将增至3281亿元,其中便携式燃料电池系统市场规模将达20亿元,固定式燃料电池系统市场规模将达1419亿元,交通运输设备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达1842亿元。
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及新能源公交车补贴政策已经正式落地,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政策仍未公布。据业内人士预计,2019年国家将继续大力鼓励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因此补贴力度或将不会减弱,地方补贴政策也或可继续实施。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对氢燃料汽车补贴力度的加大,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将有望直接受益:
潍柴动力:
潍柴动力近两年开始大力进军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
2018年,潍柴动力与英国锡里斯动力控股有限公司、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博世开展了战略合作:
2018 年底,潍柴动力投资了约 2,800 万英镑将英国锡里斯动力的持股比例提升至 20%, 推动了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SOFC)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
与德国博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布局氢燃料电池、固态燃料电池;
潍柴动力还向巴拉德战略投资1.63亿美元,持有19.9%的股权,两者议定于山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品,潍柴占51%股份,巴拉德占49%。该合资公司将独家生产神秘的巴拉德下一代LCS燃料电池堆和其对应电源模块,这会被运用于中国的客车、商用卡车和叉车市场。合资公司将以 9000 万美元获巴拉德公司新一代 LCS 技术转让, 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氢燃料和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新能源电池技术。
近日,潍柴动力与巴拉德的合作再进一步:巴拉德近日宣布与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即潍柴巴拉德合资公司)达成协议,将为其提供一系列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的燃料电池零部件。
根据潍柴动力近日透露的发展近况:目前旗下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经在公交车上试运行,目前相关部件主要由巴拉德提供。潍柴与巴拉德的合资公司已经成立,新工厂正在建设中。
美锦能源
4月30日,美锦能源发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19年一季度净利润为43.15亿元,同比增长36.31%。
根据该企业发布的公告: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向佛山市顺德区鸿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区国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合计交付190辆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飞驰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能力为5000台/年,据公告,2019年飞驰汽车的经营目标是销售车辆1500-2000台,其中销售燃料电池车1000台。
此外,美锦能源近期公告,与嘉兴管委会合作,拟成立氢能产业联盟,在嘉兴投资建设美锦氢能汽车产业园,规划用地2000亩,预计总投资100亿元。
雪人股份
2017年,雪人股份参股加拿大 Hydrogenics 公司,合作开发氢燃料电池大巴和物流车,并建设配套加氢站。
根据雪人股份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6.74%。
2019年3月,雪人股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项目”总投资45.5亿元,将通过三期建设,最终达到年产10万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等核心部件的产能。重庆生产基地达产后,预计将带来超百亿元产值。
目前,雪人股份已与国家电投等央企建立氢能产业合作伙伴关系,与清华大学氢能与燃料电池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该公司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产品已与宇通客车(600066)、金龙集团、潍柴动力、江苏清能动力、武汉泰歌汽车等整车企业展开合作。
雄韬股份:
雄韬股份是国内铅酸蓄电池龙头,近年来随着电池行业技术革新,铅酸电池逐渐被锂电池和燃料电池所替代。公司将氢燃料电池作为战略转型重点,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目前已完成在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领域布局。
2018年9月,雄韬股份与大同市政府签订总额达10.8亿元的300辆燃料电池公交车订单,标志着公司燃料电池业务开始放量。
5月7日。雄韬股份发布晚间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氢雄与广州恒运及华南理工大学签署《关于设立广州雄韬氢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之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合资建立公司。根据规划,合资公司2019年拟实现差异化定位战略下的核心零部件研发与测试能力建设,发动机生产线建设,以及氢燃料电池电堆样机研发;2020年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产品的性能和寿命达到市场领先水平,发动机生产线投产;2021年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进入试产,发动机生产线规模进一步扩大。
本文由EnergyTrend 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