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奔驰宣布下一家动力电池厂将建设在波兰亚沃尔,从而将全球电池生产网络扩大至9家。
奔驰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全球动力电池生产网络。目前,奔驰已经在德国、中国、美国、泰国建立了动力电池工厂,包括德国卡门茨的一号和二号电池工厂(后者将于2018年建设完毕)、德国图尔克海姆电池工厂、北京电池工厂,美国塔斯卡卢萨电池工厂以及泰国电池厂等。
无独有偶,2018年8月,德国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表示,大众集团拟在欧洲自建电池工厂生产固态电池,并有望在2024年至2025年间开始批量生产。其称,自建电池工厂是为了减少在电池等核心业务板块对外部电池制造商的依赖。
戴姆勒2017年就已公布计划:2019年之前在欧美亚三大洲建设5座电池厂。其中,三座位于美国,一座位于中国,还有一个设在泰国曼谷。同样在2018年8月,戴姆勒宣布将在德国本土建设第二座电池工厂,投资额为5亿欧元。
日本车企方面,丰田、日产均有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另一日本汽车厂商也在去年5月传出消息:将在印度建设自己的电池工厂。
整车企业自建电池厂已经成为趋势。整体来看,整车企业之所以选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是为了减少对外部电池厂商的依赖。二也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毕竟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在整车成本里占据了40%的比例。通过自建电池厂,整车企业可以直接与上游电池材料供应商实现合作,将大大降低整车生产成本。此外,自己生产电池也有利于企业对动力产业链进行深度整合。
国内整车厂商除了选择自建电池工厂之外,也有的选择了和动力电池厂商建立合资公司,确保旗下车型可以得到足够的电池供应,譬如上汽、北汽等便与宁德时代建立合作,合资建设电池工厂。
国内电动汽车厂商巨头比亚迪,既是电动汽车整车厂商,亦是动力电池生产厂商;吉利则选择了在旗下主力新能源车型仍然使用宁德时代电池的前提下,自建电池工厂。目前,吉利自有的浙江衡远动力电池工厂已经于今年第二季度实现量产。
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选择自建电池工厂会否对动力电池厂商造成冲击?有业内人士认为,车企自建电池工厂并不明智。电池制造需要极强的专业技术支撑,单靠建设几条生产线不足以支撑电池芯生产完成。并且,国内外均有企业、机构在探索电池新材料新技术,一旦某种材料、技术实现突破,原有的生产设备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风险成本过高。笔者认为,若是整车企业此前已有在动力电池研发方面积累一定经验之后自建电池工厂,譬如日本丰田,那么对动力电池厂商依然会产生一定冲击。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将卷土重来,争夺国内市场份额,实现技术突破,提高电池质量,降低电池成本,将是国内电池厂商亟需突破的难题。
本文由EnergyTrend 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